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通氣丸

    作者: 孫思邈。

    治久上氣咳嗽,咽中腥臭,虛氣攪心痛眼疼,耳中嘈嘈,風(fēng)邪毒疰時(shí)氣,食不生肌肉,胸中膈塞,嘔逆多唾,惡心,心下堅(jiān)滿,飲多食少,惡疰淋痛病方。

    蜀椒(二升) 飴糖(三斤) 杏仁(一升) 天門冬(十分) 干姜 人參(各四分)烏頭(七分) 桂心(六分) 大附子(五枚) 蜈蚣(五節(jié))

    上十味為末,別治杏仁如脂,稍稍納藥末,搗千杵,烊飴乃納藥末中令調(diào)和,含如半棗一枚,日六七,夜三四服,以胸中溫為度。若夢(mèng)與鬼交通乃飲食者,全用蜈蚣。食不消加杏仁五合。小腹急腰痛加天門冬、杜仲。有風(fēng)加烏頭三枚,附子一枚,立夏后勿加也。有停飲加葶藶三兩。

    治咳逆上氣方

    蜀椒 桂心 海蛤(各四分) 昆布 海藻 干姜 細(xì)辛(各六分) 麥冬(十分)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有人風(fēng)虛中冷,胸中滿上氣,喉中如吹管聲,吸吸氣上欲咳,服此方得瘥。

    治咳嗽胸脅支滿,多唾上氣方

    石(一作礬石) 烏頭(一方不用) 菖蒲(各一分) 細(xì)辛 黃環(huán)(各二分) 杏仁 款冬花 ?

    上十一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著牙上咽汁,日五六服。劇者,常含不止。

    又方姜汁(一升半) 砂糖(五合)

    上二味煎姜汁減半,納糖更煎服之。

    又方白糖(五合) 皂莢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先微暖,糖令消,納皂莢末合和相得,丸如小豆,先食服三丸。

    又方酒一升半,浸肥皂莢兩挺,經(jīng)宿煮取半升,分三服。七日忌如藥法。若吐多,以醋飯三四口止之。

    又方巴豆炮去皮,勿傷破肉白,飲吞下,初日二枚,二日三枚。

    又方服芥子七丸,以油酒下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