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水咳逆上氣,身體浮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咽中作水雞鳴方。
白前 紫菀 半夏 大戟(各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治九種氣嗽欲死百病方∶
干姜 半夏 細(xì)辛 紫菀 蕘花(一作芫花) 吳茱萸 茯苓 甘草 甘遂 防葵 人參 烏頭 大黃 杏仁(各一分) 葶藶(二分) 巴豆 濃樸 白薇(各三分) 遠(yuǎn)志 菖蒲 五味子 前胡 枳實(shí) 蜀椒 皂莢 當(dāng)歸 大戟 桂心(各半分)
上二十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二丸,日二服,以知為度,不知增之。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yàn)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水咳逆上氣,身體浮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咽中作水雞鳴方。
白前 紫菀 半夏 大戟(各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治九種氣嗽欲死百病方∶
干姜 半夏 細(xì)辛 紫菀 蕘花(一作芫花) 吳茱萸 茯苓 甘草 甘遂 防葵 人參 烏頭 大黃 杏仁(各一分) 葶藶(二分) 巴豆 濃樸 白薇(各三分) 遠(yuǎn)志 菖蒲 五味子 前胡 枳實(shí) 蜀椒 皂莢 當(dāng)歸 大戟 桂心(各半分)
上二十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二丸,日二服,以知為度,不知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