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得配本草》 蔥莖白

    作者: 嚴西亭

    忌食蜜。

    辛、平、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jīng)氣分。通陽氣而達表,行經(jīng)絡而散寒。治面目浮腫,心腹急痛。其根發(fā)汗,無微不達。得紫蘇,通血壅。得郁金,治溺血。得川芎,治胎動下血,病痛搶心。得乳香,搗涂陰囊腫痛。配大棗,治霍亂煩躁。配淡豆豉、生姜、鹽,熨臍,治大小便秘。合鉛粉,止蛔蟲心痛。入粳米粥,治赤白痢疾。和蜜,搗敷疔瘡惡腫。煎生姜飲,治妊娠傷寒。蔥管吹鹽入玉莖內(nèi),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

    青熱、白冷,連須用。香港腳賁豚,連須煎服。脫陽厥逆,炒熨臍間。跌撲金瘡,炒熟搗爛,乘熱涂之,冷即再易。瘡疥水腫,煎葉頻洗。虛氣上升者禁用。服地黃、常山人忌食蔥。

    怪癥∶面上及遍體生瘡,光彩如貓眼,絕無膿血,痛癢非常,飲食減少,名曰寒瘡。多將蔥、韭拌雞、魚、肉食之自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