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手鏡》 小兒科(二十七)

    作者: 朱丹溪

    脈小,大便赤青飧泄,手足溫者生,寒者難已。

    小兒一十六歲前,純陽(yáng)為熱多也。肝只有余,腎尚不足,腸胃尚脆,飲食難化,食則為痰為積。其病有四∶曰驚、曰疳、曰吐瀉。其原有二,曰飽暖。

    張皆歸之濕熱,常以牽牛、大黃、木通、以治小兒諸病。

    熱痰主急驚,當(dāng)瀉,降火下痰丸(養(yǎng)血藥作湯下。)

    脾虛主慢驚,用補(bǔ)。朱砂安神丸(參術(shù)湯下)。生人血研辰砂、蟬蛻,治急慢驚風(fēng)。

    因土濕(或積或蟲。)

    黃連(炒二錢) 胡黃連(去果子積五錢) 阿魏(去肉積醋煮) 神曲(各一錢五) 丸如米大。

    一方加蘆薈、胡黃連、神曲、麥 、使君子、肉果(半兩,)木香、檳榔(二錢,)糊丸治蟲積、一切疳。

    因肝熱。

    黃連(姜汁炒) 甘草 竹葉 煎服。

    吐瀉因脾虛,食積痢。

    炒神曲 蒼術(shù) 活石 芍藥 黃芩 白術(shù) 甘草 陳皮 茯苓

    上下保和丸。

    胡黃連 黃連 蕪荑 神曲(炒) 山楂 青皮 陳皮 蘆薈 丸服。

    血痢 三黃丸

    不治證

    頭發(fā)上逆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陷胸唇干目直視者死。

    口氣冷,掌冷者死。

    身強(qiáng)頭低者死。

    便門腫起作坑者死。

    鼻干黑燥者死。

    肚大青筋,爪甲黑,舌出切牙,魚口氣急皆死。

    啼不作聲,或作鴉聲,或忽然大叫作聲,皆死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