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手鏡》 癲狂(十四)

    作者: 朱丹溪

    脈大堅疾者癲病。沉數(shù)為痰熱。虛弦為驚。

    蓋因痰者,乃血氣俱虧,痰客中焦,妨礙升降,視聽言語皆有虛妄,宜吐之。

    因火者,乃火入于肺氣主鼓舞,火傳于肝,循衣攝空,胃中大熱,治宜降火。

    因驚者,驚則心血不寧,(心者神之本),積痰郁熱隨動而迷亂心神,有似邪鬼。

    治宜先吐之,而后以安神丸主之,佐以平肝之藥,膽主驚故也。治法,痰則吐之,以三圣散?;饎t降之,承氣湯。驚則平之,安神丸。

    總治黃連 辰砂(降火) 栝蔞 南星 半夏(行痰) 川芎(平肝) 青黛 柴胡

    局方妙香丸治洪長伏三脈諸癇狂者,令水浸服之。

    李和南五生丸治弦細(xì)緩三脈諸癇狂者。

    不治證

    脈沉小急實者死。

    虛而弦急者死。

    循衣縫者死。

    身熱手足冷者死。

    陰附陽則狂;陽附陰則癲。

    脫陽見鬼;脫陰目盲。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