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齒腎之標(biāo),骨之余,上齦胃絡(luò)貫也,喜熱惡寒;下齦大腸絡(luò)也,惡熱喜寒。
蓋因腎衰則豁。
大腸壅,齒為之浮。大腸虛,齒為之宣露。熱甚則齒動(dòng)齦脫,作痛不已;寒邪氣邪客腦則腦痛,袒露疼痛。
羌活散
麻黃(去根節(jié)) 羌活(一錢) 防風(fēng)(三錢) 細(xì)辛 升麻 柴胡 當(dāng)歸 蒼術(shù)(一錢五分)白芷(三錢) 黃連 骨灰(二錢) 桂枝
上為末,先以湯嗽口凈,擦之漱之。
又蒺藜(五錢) 青鹽(三錢) 漿水二碗,煎半,熱漱。
又烏豆 熟艾 蔥 川椒 濃煎漱,有濃痰出則安。
治蟲散氣蓽茇 木鱉 同研搐鼻。
因氣走注本 煎草 細(xì)辛 熱漱。
治骨槽風(fēng)皂角,不蛀者去子,入杏仁在子位上。
上燒存性,每兩入青鹽一錢,揩用。
治風(fēng)蛀牙北棗一個(gè)去核,入巴豆一粒,合成,文武火上炙焦成灰樣,放地上良久,研細(xì),以紙捻入蛀孔十次。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夫齒腎之標(biāo),骨之余,上齦胃絡(luò)貫也,喜熱惡寒;下齦大腸絡(luò)也,惡熱喜寒。
蓋因腎衰則豁。
大腸壅,齒為之浮。大腸虛,齒為之宣露。熱甚則齒動(dòng)齦脫,作痛不已;寒邪氣邪客腦則腦痛,袒露疼痛。
羌活散
麻黃(去根節(jié)) 羌活(一錢) 防風(fēng)(三錢) 細(xì)辛 升麻 柴胡 當(dāng)歸 蒼術(shù)(一錢五分)白芷(三錢) 黃連 骨灰(二錢) 桂枝
上為末,先以湯嗽口凈,擦之漱之。
又蒺藜(五錢) 青鹽(三錢) 漿水二碗,煎半,熱漱。
又烏豆 熟艾 蔥 川椒 濃煎漱,有濃痰出則安。
治蟲散氣蓽茇 木鱉 同研搐鼻。
因氣走注本 煎草 細(xì)辛 熱漱。
治骨槽風(fēng)皂角,不蛀者去子,入杏仁在子位上。
上燒存性,每兩入青鹽一錢,揩用。
治風(fēng)蛀牙北棗一個(gè)去核,入巴豆一粒,合成,文武火上炙焦成灰樣,放地上良久,研細(xì),以紙捻入蛀孔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