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手鏡》 癆瘵(四十四)

    作者: 朱丹溪

    俗聲傳尸,雖多種不同,其病與前人相似,大略令人寒熱,盜汗,夢與鬼交,遺泄,白濁,發(fā)而聳,或腹中有塊,或腦后兩邊有小核數(shù)個(gè),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血嗽痰,或腹下痢,羸瘦困乏不自勝持,雖不同證,其根多有蟲嚙心肺一也。蓋因陰虛或痰與血病。

    青蒿(二錢) 童便(四升) 文武火熬至七分,去蒿再熬至一升半,入豬膽汁十個(gè),檳榔末、辰砂再熬數(shù)沸,甘草末收之。

    治虛勞痰。

    四物湯 加竹瀝、姜汁、童便,或加參、術(shù)。

    傳尸癆

    李法三拗湯治傳尸一切諸證,先服此方,后服蓮心散,萬不失一。

    麻黃 甘草 杏仁 姜、棗煎服,痰清則止。

    蓮心散

    川芎(一兩) 川歸 黃 前胡 柴胡 鱉甲(醋炒) 甘草 獨(dú)活 羌活 防風(fēng) 麻黃(去節(jié)) 防己 赤芍 桂 杏仁(去皮尖) 蓮肉(去心) 阿膠 南星 陳皮 芫花(醋炒黑干) 枳殼(麩炒) 半夏 茯苓 黃芩上除芫花每服二錢半,水小二盞半,姜三片,棗一個(gè),芫花一抄,煎至八分服,須吐有異物,漸減芫花,蓋反甘草殺蟲少之。

    調(diào)HT 方治傳尸勞有神效。

    混沌皮(一具醋煮一宿焙干) 鱉甲(炙) 黃連 桔梗 芍藥 大黃 甘草 鼓心 苦參 貝母 秋石(另) 知母 草龍膽 黃柏(蜜炙) 芒硝(飛) 蓬術(shù)(一個(gè)) 犀角

    上煉蜜為丸,溫酒下二十丸。腸熱食前,膈熱食后,一月平安。

    白蠟塵治療蟲。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