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心法》 傷食三十六

    傷食,惡食者,胸中有物,宜導(dǎo)痰補(bǔ)脾,用二陳湯加白術(shù)、山楂、川芎、蒼術(shù)服之。憂抑傷脾,不思飲食,炒黃連、酒芍藥、香附,同清六丸末,用姜汁浸蒸餅丸服。

    【入方】

    治氣抑痰,倦不思食。

    白術(shù)(二兩) 蒼術(shù) 陳皮 黃連 黃柏 半夏(各二兩) 扁柏(七錢半) 香附(一兩半) 白芍(一兩半)

    上為末,姜汁面糊丸。

    治心腹膨肉多食積所致。

    南星(一兩半,姜制) 半夏 栝蔞仁(研和潤(rùn),一兩半) 香附(一兩,童便浸) 黃連(三兩,姜炒) 礞石(硝 ) 蘿卜子 連翹(半兩) 麝(少許) 又方加陳皮半兩上為末,曲糊丸。

    一人因吃面內(nèi)傷,肚熱頭痛。

    白術(shù)(一錢半) 白芍 陳皮 蒼術(shù)(各一錢) 茯苓 黃連 人參 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如口渴,加干葛二錢,再調(diào)理。

    補(bǔ)脾丸

    白術(shù)(半斤) 蒼術(shù) 茯苓 陳皮(各三兩)

    粥為丸。

    清六丸見泄瀉。

    【附錄】傷食之證,右手氣口必緊盛,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臭,亦有頭痛發(fā)熱,但身不痛為異耳,用治中湯加砂仁一錢,或用紅丸子。

    附方

    加味二陳湯治中脘聞食氣則嘔。

    本方加砂仁一錢,青皮半錢。

    紅丸子治傷食。

    京三棱 蓬術(shù)(煨) 青皮 陳皮(五兩) 干姜(炮) 胡椒(三兩)

    上為末,用醋糊丸如梧子大,礬紅為衣。服三十丸,食后姜湯下。

    治中湯見脾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