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臺(tái)玉案》 嘔吐門(附翻胃)

    作者: 孫文胤

    嘔者有物在中.其所來(lái)之道遠(yuǎn).故必嘔而出也.吐者亦有物在中.其所來(lái)之道近.故一吐而即出也.分而言之.微有不同.合而言之.同歸于火.飲食痰涎停積不化.胃氣一升.則涌而出矣.其與翻胃相似.而實(shí)各有所屬翻胃屬寒.嘔吐屬熱.惟其熱也.故其出也.無(wú)定時(shí).或隨食隨吐.或食良久而后吐.隨食隨吐者.火邪急速不及入胃而即出.無(wú)嘔吐之苦.無(wú)揮咯之勞是即吐之謂也.食良久而后吐者.火猶稍緩.必入胃余時(shí).委曲而出.酸苦萬(wàn)狀.傷神勞精.腸卷而腹急.是即嘔之謂也.而所出之物.亦不甚盡惟翻也.則陰氣下結(jié).水谷暫容.朝食則暮吐.暮食則朝吐.或朝食至午而吐.午時(shí)至暮而吐.其吐必盡所食日日如此不少愆期.蓋胃家受寒不能運(yùn)化.自不容于不出.此翻胃與嘔吐所以不同也.又有吞酸吐酸者何也.蓋飲食入胃.胃弱不能消.而又挾肝火.是以作酸.浮飲停蓄.變?yōu)樗崽担位鹕赐拢位鸾导赐蹋渫膛c吐.皆肝火升降之所為也.故治嘔吐者.必治其熱.治翻胃者.必治其寒.治吞酸吐酸.必抑其肝.而后所投之藥無(wú)不中矣.

    【脈云】

    關(guān)上脈滑.而大小不勻者.必吐逆.又云.嘔吐無(wú)他.寸緊滑數(shù).微數(shù)血虛.單浮帶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立方】

    安胃和中退治嘔吐.因飲食過(guò)多.一時(shí)不能克化.胃窄不能容.又挾寒邪于內(nèi).

    山楂 檳榔 草果 藿香 白豆蔻(各一錢五分) 半夏(姜礬制) 南星(泡過(guò)) 濃樸 蘇梗(各一錢) 生姜十片.煎服.

    姜橘飲治嘔吐干噦.四肢厥冷.

    廣橘皮(四兩) 老生姜(六兩) 水煎不拘時(shí)服.

    藿香定嘔湯治七情傷感氣郁于中.變成嘔吐寒熱眩暈.不進(jìn)飲食.

    人參 藿香 半夏(各一錢) 枇杷葉(五片蜜炙) 蒼術(shù)(一錢二分) 內(nèi)桂 木香 橘紅 桔梗(各七分) 甘草(三分) 水煎空心熱服.

    加味二陳湯治氣郁傷脾.飲食停胃.以致嘔吐.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各八分) 藿香梗 砂仁 濃樸 香附(各一錢) 山楂肉 紅豆蔻(各六分) 生姜五片.煎服.

    調(diào)胃和中湯治中脘寒痰.嘔吐不止.

    大附子(童便制) 橘紅 蒼術(shù) 青皮 草果 子丁香 半夏(各一錢五分) 生姜十片.

    六妙飲治吐嘔不止口渴身熱.

    陳皮 半夏(姜礬制) 黃連(姜汁炒) 梔子仁(酒炒) 檳榔(各三錢) 老生姜(五錢)

    水煎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