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臺玉案》 喉痹門

    作者: 孫文胤

    (附失音 附骨鯁)

    肺氣通于咽.胃氣通于喉.蓋咽以出氣.喉以納食.乃一身之關(guān)隘也.閉塞而不通.則道路阻絕.飲食難下.死生安危.胥此系焉.此人之至急者也.使不早治.則不救矣.而喉痛之癥惟喉風(fēng)猶急.乳娥次之.若左右皆乳娥.是亦纏風(fēng)也.纏風(fēng)云者.喉中皆纏緊惟有一線之通.乳娥云者.腫處如蛾.形猶有可通之路.要其致病之由.皆因平日感受風(fēng)熱.積之既久.留于上焦.一時未發(fā).乘機而動.醉后而重醉勞后而復(fù)勞.動其相火.相火一熾.而平日所積之風(fēng)熱.一齊而起.痰血騰涌.如潮之至.結(jié)于咽喉.外不得吐.內(nèi)不得下.為腫為痛.苦楚呻吟.饑不能食.渴不能飲.煎劑卒難奏功.丸散安能施效.病勢已逼.將立而視其死矣.必須用刀針以決之.庶可以泄其毒.而救其熱.然后治之以藥.乃可愈耳.

    【脈云】

    喉痹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立方】

    祛火通關(guān)飲治喉痹不通.飲食不下.

    黃連 玄參 山豆根 桔梗 牛蒡子 枳實(各二錢) 大黃 玄明粉 栝蔞仁(各三錢姜二片.水煎溫服.

    立消散

    白硼砂 燈心灰(以燈心塞入罐內(nèi)固濟 之罐紅為度)

    風(fēng)化硝 黃柏 青黛 冰片(各等分)

    上為極細(xì)末.以蘆管吹入喉中.

    吐法

    青魚膽(一具) 膽礬(二錢) 牛黃 冰片(各五分)

    以三味放入魚膽內(nèi).線扎其口.懸于當(dāng)風(fēng)處.陰干為末.以雞羽蘸藥點喉中.即大吐痰血立愈.

    又方

    白礬(半斤巴豆肉十五枚同炒過去巴豆)

    以鵝毛蘸陳醋. 礬.姜汁.皂角末.引吐立消.

    又方

    土牛膝搗汁灌下吐痰即消.

    熏法

    巴豆末一兩.?dāng)傇诖植菁埳希活^巴豆.一頭無巴豆.緊緊卷作一巨.長可二寸余.將巴豆一頭點火即吹滅.其無巴豆一頭.令病患含口內(nèi).使人對火輕輕吹之.令煙透入喉中.立破膿血而寬.

    屢驗方治纏風(fēng)并雙乳蛾.

    榆樹上刺毛窩一個.剪病患指甲腳爪.如左邊盛.剪左邊手足.右邊盛剪右邊手足.若雙蛾.左右皆剪.用食鹽少許.同入鍋內(nèi) 過為末.吹入患處.以手拍其后頂.如蛾在左.拍左.在右.拍右.雙蛾.兩邊皆拍.實時破潰.痰血立出而愈.

    神仙飲治陰經(jīng)喉痹.服涼藥反痛者.

    黃 人參 白術(shù) 知母 附子(各一錢) 當(dāng)歸 柴胡 玄參(各一錢五分)

    水煎溫服.

    針法(纏喉風(fēng)水不能通死在項刺一刺即愈刺少商穴.在大指端內(nèi)側(cè).去甲如韭葉許.白肉宛宛中是也.兩手皆刺出血.其水米即通.蓋此穴乃手太陰肺經(jīng)之穴.直通咽喉.針式用三角柳葉匾薄者)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