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臺玉案》 ?門

    作者: 孫文胤

    活人云.太陽中風(fēng).因作剛?cè)岫?.大抵 之為?。蝻L(fēng)濕二氣襲于太陽之經(jīng).亦有輕重之分.其風(fēng)勝氣者為剛 .風(fēng)性剛急故也.濕氣勝者為柔 .濕性柔和故也.外有諸虛之候.

    表虛不能任風(fēng)寒.亦能成 .是以或產(chǎn)后.或金瘡.或跌仆撲傷.癰疽潰膿之后.一切去血過多之證.皆能成此疾也.是乃虛為本.而風(fēng)為標(biāo)耳.亦有絕無風(fēng)邪.而亦能使人筋脈攣急.而為角弓反張之侯者.血脫無以養(yǎng)筋故也.丹溪云.此癥甚不可作風(fēng)治.而用風(fēng)藥.恐反燥其余.血而致不可救也.宜補(bǔ)藥兼降痰火.如參 芎歸竹瀝之類.然而剛?cè)嶂?.不可不辨也.如太陽發(fā)熱無汗惡寒.脈弦長.頭急胸滿.口噤手足攣急切牙.甚則搐搦筋頭強(qiáng)直.

    角弓反張.此為剛 .太陽微熱多汗.不惡寒.脈遲澀弦紉.四肢不收.時(shí)之搐搦.開目含口.此為柔 也.

    【脈云】

    太陽病發(fā)其脈沉而細(xì)者為 .

    【立方】

    葛根湯治剛 .

    干葛(四錢) 麻黃(三錢) 桂枝 甘草 羌活(各二錢)

    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桂附湯治柔 .

    官桂 大附子 防風(fēng) 黃芩 川芎 防己 甘草 玄參(各一錢)

    生姜三片.煎熟熱服.

    八味順氣散治七情 .

    陳皮 青皮(炒) 白茯苓(去皮) 烏藥(各一錢五分) 人參 白術(shù)(土炒) 白芷(各一錢) 甘草(三分)

    水二鐘.加黑棗二枚.煎熟熱服.

    益元湯治去血過多 .

    當(dāng)歸 生地 人參 黃 (各一錢) 川芎 白術(shù) 丹皮(各一錢五分)

    水二鐘棗二枚煎服.

    祛風(fēng)逐痰湯治痰 挾風(fēng).

    半夏曲 枳實(shí)(炒) 橘紅(各一錢五分) 桔梗(炒) 膽南星 明天麻(濕紙包煨) 防風(fēng)薄荷(各一錢) 全蝎(七枚洗凈)

    水二鐘.加竹瀝半酒杯.姜汁十茶匙.

    抑火湯治火 .

    川黃連(酒炒) 當(dāng)歸(酒洗) 白芍(酒炒) 黃芩(酒炒) 黃柏(炒各一錢五分) 知母(鹽水炒) 枳殼(麩炒) 甘草 玄明粉(各一錢)

    水二鐘.加燈心三十莖.童便半酒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yàn)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diǎn)、刀割等法,都切實(shí)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