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經(jīng)】味辛溫。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殺蟲魚。一名去水。生川谷。
味苦、辛,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性專瀉水,力能止利。
《傷寒》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水旺土濕則利作,芫花瀉水而止利也。
《金匱》十棗湯,方在大棗。用之治心脅痞痛,下利嘔逆者,治懸飲內(nèi)痛,脈沉而弦者,以其破壅塞而瀉飲也。
芫花破氣瀉水,逐飲滌痰,止喘嗽而化疝瘕,消癰腫而平瘡疥,善殺蟲魚,妙枯瘤痔,牙痛、頭禿之病,皆有奇功。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經(jīng)】味辛溫。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殺蟲魚。一名去水。生川谷。
味苦、辛,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性專瀉水,力能止利。
《傷寒》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水旺土濕則利作,芫花瀉水而止利也。
《金匱》十棗湯,方在大棗。用之治心脅痞痛,下利嘔逆者,治懸飲內(nèi)痛,脈沉而弦者,以其破壅塞而瀉飲也。
芫花破氣瀉水,逐飲滌痰,止喘嗽而化疝瘕,消癰腫而平瘡疥,善殺蟲魚,妙枯瘤痔,牙痛、頭禿之病,皆有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