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料:白術(shù)5g、白芍3g、白茯苓3g、生姜3g、甘草3g、烏龍茶3g。
用法:用白術(shù)、白芍、白茯苓、生姜的煎煮液300ml,沖泡甘草、烏龍茶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健脾胃,益氣血。
用途:婦女血虛肌熱,或脾虛蒸熱。
來源:《婦人良方》。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原料:白術(shù)5g、白芍3g、白茯苓3g、生姜3g、甘草3g、烏龍茶3g。
用法:用白術(shù)、白芍、白茯苓、生姜的煎煮液300ml,沖泡甘草、烏龍茶后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健脾胃,益氣血。
用途:婦女血虛肌熱,或脾虛蒸熱。
來源:《婦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