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肝腎中風(fēng),涎潮壅塞不語,嘔吐痰沫,頭痛眩暈。兼治陰證傷寒,六脈沉伏吐瀉,小便淋滴不通。
大附子(去皮臍生)滑石(桂府者五錢)半夏(制七錢半)為末。每用二錢。姜七片。蜜半按此方甚超,但不明言其所以然。且引兼治陰證傷寒,霍亂吐瀉等證為言,轉(zhuǎn)覺泛而不精矣難出故濕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肝腎中風(fēng),涎潮壅塞不語,嘔吐痰沫,頭痛眩暈。兼治陰證傷寒,六脈沉伏吐瀉,小便淋滴不通。
大附子(去皮臍生)滑石(桂府者五錢)半夏(制七錢半)為末。每用二錢。姜七片。蜜半按此方甚超,但不明言其所以然。且引兼治陰證傷寒,霍亂吐瀉等證為言,轉(zhuǎn)覺泛而不精矣難出故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