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shí)寒熱,詳論治法。
查古籍
《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shí)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jì)? )原題戰(zhàn)國時(shí)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gè)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治傷寒后嘔噦反胃及干嘔不下食方。
生蘆根(切) 青竹茹(各一升) 生姜(三兩) 粳米(三合)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一只,取五升澄清,下藥煮取二升半,隨便飲,不瘥,重作取瘥。
治傷寒后嘔噦方∶
通草(三兩) 生蘆根(切,一升) 橘皮(一兩) 粳米(三合)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隨便稍飲,不瘥更作,取瘥止。
治傷寒后虛羸少氣嘔吐方∶
石膏 麥冬 半夏(各一升) 竹葉(二把) 人參(二兩)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一升,米熟湯成,飲一升,日二服。
一方加生姜五兩。(此方是仲景竹葉湯方,前卷汗后門中已有,但少甘草,分兩小別。)
治毒熱攻手足赤腫 熱疼痛欲脫方∶
煮馬屎若羊屎汁漬之,日三度。
又方濃煮虎杖根,適寒溫以漬手足令至踝上一尺止。
又方稻穣灰汁漬之。
又方取好酒煮苦參漬之。
又方豬膏和羊屎涂之亦佳。
又方取常思草絞取汁漬之(一名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