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妊娠心痛,乍安乍甚者,可服白術(shù)散定痛安胎。
白術(shù)散
白術(shù)(土炒) 竹茹 木香(各五分) 當歸身 白芍(酒炒) 前胡 烏藥 陳皮(各八分) 川芎 香附(便制) 紫蘇(各一錢) 甘草(四分)
上 ,作劑水煎,食遠服。如兼腹痛加砂仁、澤瀉。
【附方】
小烏沉湯
香附 烏藥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