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xué)》 樟腦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樟科植物樟樹的木材及枝葉經(jīng)蒸餾精制而成的結(jié)晶。

    【性味與歸經(jīng)】辛,熱。有毒。入心經(jīng)。

    【功效】外用除濕殺蟲,散腫止痛。內(nèi)服開竅辟穢。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疥癬瘡癢及跌撲損傷,瘀滯腫痛等癥。

    本品有殺蟲止痛之功,治疥癬瘡癢,可與硫黃、枯礬、苦參、黃柏等配合外用。本品又能散腫止痛,可用酒精配成盯劑外擦,以治跌撲損傷、瘀滯腫痛。

    2、用于中惡、卒然昏倒,或熱病神識昏迷等癥。

    樟腦辛香走竄,有類似冰片的芳香開竅和辟穢化濁的作用,治卒然昏倒,或熱病神識昏迷等癥,可與麝香等配合入散劑或制成丸劑用。

    【處方用名】樟腦

    【一般用量與用法】內(nèi)服一分至二分,須與其它藥配合制成丸劑用(不入煎劑)。外用適量。

    【方劑舉例】樟腦酒(驗方):樟腦、乳香、沒藥、酒。治疹氣腹痛。

    【文獻摘錄】《本草綱目》:「通關(guān)竅,利滯氣,治中惡邪氣,霍亂心腹痛,寒濕腳氣,疥癬風(fēng)瘙,齲齒,殺蟲辟蠹?!?/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