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麻黃科植物麻黃的根。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入肺經(jīng)。
【功效】止汗。
【臨床應用】用于自汗,盜汗。
本品專用于止汗,無論氣虛自汗,陰虛盜汗,均可應用,常與黃耆、浮小麥、當歸、牡蠣等配合應用。也可研末外撲以止汗。
【處方用名】麻黃根(洗凈,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止汗方《肘后方》:麻黃根、龍骨、牡蠣。外治大病愈后,多虛汗,及眠中流汗。
【文獻摘錄】《別錄》:「止汗,夏月雜粉撲之。」
《本草綱目》:「麻黃發(fā)汗之氣,駛不能御,而根節(jié)止汗,效如影響?!?/p>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麻黃科植物麻黃的根。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入肺經(jīng)。
【功效】止汗。
【臨床應用】用于自汗,盜汗。
本品專用于止汗,無論氣虛自汗,陰虛盜汗,均可應用,常與黃耆、浮小麥、當歸、牡蠣等配合應用。也可研末外撲以止汗。
【處方用名】麻黃根(洗凈,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止汗方《肘后方》:麻黃根、龍骨、牡蠣。外治大病愈后,多虛汗,及眠中流汗。
【文獻摘錄】《別錄》:「止汗,夏月雜粉撲之。」
《本草綱目》:「麻黃發(fā)汗之氣,駛不能御,而根節(jié)止汗,效如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