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xué)》 冰片

    【藥用】本品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樹脂加工品。也有用菊科植物艾納香(大艾)葉經(jīng)蒸餾后冷卻所得的結(jié)晶品(稱為艾片),以及用松節(jié)油等制成的人工合成品(稱機制冰片)。

    【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微寒。入心、脾、肺經(jīng)。

    【功效】回蘇開竅,清熱止痛。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神昏痙厥

    冰片開竅回蘇的功效類似麝香,但作用稍遜,用治竅閉神昏,兩藥往往配伍應(yīng)用。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溫?zé)岵∩窕柝?,以及中風(fēng)痰厥、氣厥、中惡、卒然昏倒等內(nèi)閉癥候。

    2.用于瘡瘍疥癬,口瘡,喉痛及眼疾等癥

    本品外用有消腫止痛,且有防腐、止癢之效,主要作為外用,配硼砂、玄明粉,可治牙齦腫痛、咽喉紅腫痛、口瘡等癥;如遇鼻塞流涕,用少量冰硼散吹鼻,可通鼻塞;其它如中醫(yī)外科、喉科、傷科、眼科等外用方中多有配用本品。

    【處方用名】冰片、梅花冰片、梅片、腦香、片腦(以原植物龍腦香樹命名。)

    【一般用量與用法】內(nèi)服每次一厘至三厘。本品氣味芳香,內(nèi)服只宜入丸散,不入湯劑。外用適量。

    【按語】1.冰片辛香走竄,能通諸竅,內(nèi)服能開竅回蘇,類似麝香,故兩藥時常同用,如成方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等。

    2.本品性味苦寒,善散火郁。外用消腫止痛,且能止癢,所以又為外用治口瘡、咽腫以及瘡瘍的要藥。

    【方劑舉例】冰硼散《外科正宗》: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外治咽喉腫痛。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