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xué)》 紫珠

    【藥用】馬鞭草科灌木杜虹花CallicarpapedunculataR.Br.等的葉。

    【性味與歸經(jīng)】苦,寒。歸肝、脾、肺經(jīng)。

    【功效】止血,解毒。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多種出血病癥

    紫珠草有較好的止血作用,能治療咯血、嘔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及子宮出血等出血癥候。尤以治肺胃出血證,療效更佳,可單味應(yīng)用,也可配仙鶴草、旱蓮草等同用。此外,研末外摻,或取鮮葉搗爛外敷,還可治外傷性出血。

    2.用于瘡癰腫毒,毒蛇咬傷等癥

    治療瘡癰腫毒或毒蛇咬傷,可用紫珠草適量煎湯外洗,有解毒消腫的功效。

    【處方用名】紫珠、紫珠草(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五錢,煎服。研粉吞服,每次1~2克。外用適量。

    【方劑舉例】11號止血粉(《全國中草藥新醫(yī)療法展覽會技術(shù)資料選編》)紫珠草、茜草、白芨。治各種出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