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xué)??茖W(xué)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chǔ)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xiǎn)惡證案,內(nèi)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洌摵喍?,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xùn),亦詳為記載。可供臨床醫(yī)師參考運(yùn)用。
【藥用】本品為毛艮科植物白頭翁的根。
【性味與歸經(jīng)】苦,寒。入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治痢。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濕熱或熱毒引起的痢疾。
白頭翁為治痢要藥,因它既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又能入于血分而涼血,故臨床主要用于熱毒痢、痢下赤白,或有高熱的癥候,常配合黃連、黃柏、秦皮等同用。
【處方用名】白頭翁(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大劑量可用一兩,煎服。
【按語】1.白頭翁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藥,單用較大劑量,即有效果。常用成方白頭翁湯,即以本品為主藥,配合黃連、黃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菌痢。
2.毛艮科白頭翁的莖葉與根作用不同,具有強(qiáng)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時(shí)必須注意。又全國各地作為“白頭翁”使用的有多種植物,如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翻白草等,也能用治痢疾,建議在處方使用原植物名稱。
【方劑舉例】白頭翁湯《傷寒論》:白頭翁、秦皮、黃連、黃柏。治熱痢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