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次五變篇之后)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
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矣。衛(wèi)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昶遣簧ⅰ;谂黄?。
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jié)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俱受于天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次五變篇之后)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
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矣。衛(wèi)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昶遣簧ⅰ;谂黄?。
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jié)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俱受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