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jīng)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滑氏曰∶諸經(jīng)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淺薄之處,氣少不足使為補瀉也。故設(shè)當刺井者,只瀉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詳越人此說,專為瀉井者言也,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故引經(jīng)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各有攸當也。補瀉反則病益篤,而有實實虛虛之患,可不謹哉。(武按∶滑氏謂經(jīng)意為瀉井而補,補井補合之言,端自瀉南方補北方意也。)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jīng)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滑氏曰∶諸經(jīng)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淺薄之處,氣少不足使為補瀉也。故設(shè)當刺井者,只瀉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詳越人此說,專為瀉井者言也,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故引經(jīng)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各有攸當也。補瀉反則病益篤,而有實實虛虛之患,可不謹哉。(武按∶滑氏謂經(jīng)意為瀉井而補,補井補合之言,端自瀉南方補北方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