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即面神經麻痹。臨床以周圍性面癱為多見。
1.主證: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來時,發(fā)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不能作蹙額、皺眉、露齒、鼓頰等動作??诮窍蚪韧嵝?、露晴流淚、額紋消失、患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少數病人初起時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
2.治療: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太陽經為輔,采取局部取穴與循經遠取相結合的方法。近取諸穴酌予淺刺、平刺透穴或斜刺。
3.處方:風池、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合谷、太沖。
鼻唇溝平坦加迎香;人中溝歪斜加人中;顏唇溝歪斜加承漿;乳突部疼痛加翳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即面神經麻痹。臨床以周圍性面癱為多見。
1.主證: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來時,發(fā)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不能作蹙額、皺眉、露齒、鼓頰等動作??诮窍蚪韧嵝?、露晴流淚、額紋消失、患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少數病人初起時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
2.治療: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太陽經為輔,采取局部取穴與循經遠取相結合的方法。近取諸穴酌予淺刺、平刺透穴或斜刺。
3.處方:風池、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合谷、太沖。
鼻唇溝平坦加迎香;人中溝歪斜加人中;顏唇溝歪斜加承漿;乳突部疼痛加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