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解剖] 在下頜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及咬肌神經(jīng)。
[主治] 口歪,齒痛,頰腫,口噤不語。
[配伍] 配地倉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定位] 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解剖] 在下頜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及咬肌神經(jīng)。
[主治] 口歪,齒痛,頰腫,口噤不語。
[配伍] 配地倉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