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節(jié)·氣虛證

    作者: 俞根撰,近代徐榮齋重訂。

    肺主宗氣而營運周身。脾胃主中氣而消化水谷。腎中命門主藏元陽。(兩腎之間有命門、中臟一點是元陽)而主一身之元氣。肺氣虛者。氣喘息促。時時自汗。喉燥音低。氣少不能言。言而微。終日乃復言。中氣虛者。四末微冷。腹脹時減。復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則痛止。不欲食。食不能化。大便或溏或瀉。肢軟微麻。元氣虛者。虛陽上浮。則咽痛聲嘶。耳鳴虛聾。兩顴嫩紅帶白。頭暈心悸。時或語言蹇澀。時或口角流涎。瞳神時散時縮。

    時而下眼皮跳。時而眼睛發(fā)直。時而語無頭尾。言無倫次。時而兩手發(fā)戰(zhàn)。時而手足發(fā)麻。時而筋惕肉。

    時而睡臥自覺身重。時而心口一陣發(fā)空。氣不接續(xù)者。此皆病患平素氣虛之證據。若偶感外邪。必先權衡其標本緩急。

    標急治標。本急顧本。選和平切病之品。一使其病勢漸減。一使其正氣漸復。雖無速效。亦無流弊。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