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大癆、大欲、大病、久病后,氣血兩虛,陰陽并竭,即為四損,復受伏邪,正虛則邪入愈深,邪深則傳化難出。汗下傷正而正脫,補助郁邪而邪錮,多不可治,當此兩難之際,于是乎有補瀉合用之法,有先補后瀉之法,先瀉后補之法。如人參白虎湯、黃龍湯、竹葉石膏湯,皆補瀉合用之法也,先用補劑,后施汗下,先補后瀉之法也。先用汗下,后施補劑,先瀉后補之法也。當詢病之來路,斟酌施治。尤當審現(xiàn)下之癥,若純見熱癥,亦不可以疑似之間誤人。大凡周身俱見大實大熱之癥,而一二處微見虛象,則吃緊照顧其虛;周身俱見虛象,而一二處獨見實癥,則吃緊斡旋其實。此治病之權衡也。若夫汗之而表癥愈增,如頭痛、身痛更甚之類,清下而里癥愈增,如煩渴、痞滿、更甚之類,則大虛有盛候也,急宜補之無疑。既辨其癥尤當細辨其脈。凡遇脈之浮候盛大者,須謹察其沉候有無力處;六部脈皆盛者,須謹察其一部有獨無力處。果得其一部一候之真無力,便可略其諸部諸候之假有余。從而施治,自有如神之妙。夫既詢其來路之大概,其察得其輕重之確憑,再加之脈理精詳,則燭照無遺矣!至其損癥之狀甚多,當參后四不足條看。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容包括內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大癆、大欲、大病、久病后,氣血兩虛,陰陽并竭,即為四損,復受伏邪,正虛則邪入愈深,邪深則傳化難出。汗下傷正而正脫,補助郁邪而邪錮,多不可治,當此兩難之際,于是乎有補瀉合用之法,有先補后瀉之法,先瀉后補之法。如人參白虎湯、黃龍湯、竹葉石膏湯,皆補瀉合用之法也,先用補劑,后施汗下,先補后瀉之法也。先用汗下,后施補劑,先瀉后補之法也。當詢病之來路,斟酌施治。尤當審現(xiàn)下之癥,若純見熱癥,亦不可以疑似之間誤人。大凡周身俱見大實大熱之癥,而一二處微見虛象,則吃緊照顧其虛;周身俱見虛象,而一二處獨見實癥,則吃緊斡旋其實。此治病之權衡也。若夫汗之而表癥愈增,如頭痛、身痛更甚之類,清下而里癥愈增,如煩渴、痞滿、更甚之類,則大虛有盛候也,急宜補之無疑。既辨其癥尤當細辨其脈。凡遇脈之浮候盛大者,須謹察其沉候有無力處;六部脈皆盛者,須謹察其一部有獨無力處。果得其一部一候之真無力,便可略其諸部諸候之假有余。從而施治,自有如神之妙。夫既詢其來路之大概,其察得其輕重之確憑,再加之脈理精詳,則燭照無遺矣!至其損癥之狀甚多,當參后四不足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