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有兩臂之間忽然生瘡而變成癰疽者,亦陰癰也。雖較頭面、對口、肩背上少輕,然治不得法,亦能殺人。故須辯陰陽之治,大約痛者陽癥,癰者陰癥,不難于治也。如陽癥用三星湯,一、二劑便可立消。若陰癥,三星湯又不可用,必須大補(bǔ)氣血,而佐之消痰化毒之劑,始能奏功。不可謂手足非心腹之疾,不須補(bǔ)虛也。夫陰主靜,而兩手則至動者也,至動而生陰癰,則動變?yōu)殪o矣,反常之道也,可不畏乎。況動變?yōu)殪o,又趨陰之道也。陽趨于陰,非生近于死乎,欲陽返于陰則易,欲陰返于陽則難,誰謂兩手之癰而可小視之哉。治法仍宜慎重,方用消癰還陽丹∶
人參(三錢) 白術(shù)(一兩) 生甘草(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黃 (一兩) 金銀花(二兩)
肉桂(一錢) 當(dāng)歸(五錢) 乳香末(一錢) 水煎服。一劑而癢變?yōu)橥匆?,二劑而痛如失,三劑而全消,不必四劑也?/p>
此方與七圣湯相同,而意氣各異,七圣治已潰者也,此方治未潰者也。已潰者以生肉為先,未潰者以護(hù)肌為主,所以七圣湯內(nèi)無乳香、天花粉者,正以二味之中有擁衛(wèi)之功耳。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bǔ)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bǔ)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有兩臂之間忽然生瘡而變成癰疽者,亦陰癰也。雖較頭面、對口、肩背上少輕,然治不得法,亦能殺人。故須辯陰陽之治,大約痛者陽癥,癰者陰癥,不難于治也。如陽癥用三星湯,一、二劑便可立消。若陰癥,三星湯又不可用,必須大補(bǔ)氣血,而佐之消痰化毒之劑,始能奏功。不可謂手足非心腹之疾,不須補(bǔ)虛也。夫陰主靜,而兩手則至動者也,至動而生陰癰,則動變?yōu)殪o矣,反常之道也,可不畏乎。況動變?yōu)殪o,又趨陰之道也。陽趨于陰,非生近于死乎,欲陽返于陰則易,欲陰返于陽則難,誰謂兩手之癰而可小視之哉。治法仍宜慎重,方用消癰還陽丹∶
人參(三錢) 白術(shù)(一兩) 生甘草(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黃 (一兩) 金銀花(二兩)
肉桂(一錢) 當(dāng)歸(五錢) 乳香末(一錢) 水煎服。一劑而癢變?yōu)橥匆?,二劑而痛如失,三劑而全消,不必四劑也?/p>
此方與七圣湯相同,而意氣各異,七圣治已潰者也,此方治未潰者也。已潰者以生肉為先,未潰者以護(hù)肌為主,所以七圣湯內(nèi)無乳香、天花粉者,正以二味之中有擁衛(wèi)之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