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頭痛之癥】初起不因內傷,忽爾頭額作痛,沿門多病,大小傳染,此外感歲運之氣,所謂天行癥也。若起居不謹,睡臥當風,沖寒冒雪,不因傳染而病頭痛,此外感六淫之邪,所謂人自感冒癥也。若惡寒發(fā)熱,頭項巔腦發(fā)際作痛,太陽癥也??葒偀┬钠M,額前作痛,陽明癥也。時寒時熱,鬢邊作痛,少陽癥也。心疼煩悶頭痛,痛連 骨,少陰癥也。干嘔吐涎沫,痛在巔頂,厥陰癥也。若頭旋發(fā)熱,有汗者,風痛也。惡寒發(fā)熱,無汗者,寒痛也。
夏令頭痛,發(fā)熱汗多口渴者,暑痛也。頭重而痛,天陰則發(fā),濕痛也。口干唇裂,煩躁便閉,燥痛也。暴厥昏倒,煩熱不臥,火邪痛也。
【頭痛之因】少陽之政,風勝乃搖,候乃大溫,病頭痛。又云陽明之復,咳噦煩心,病在膈中,頭乃痛。太陽之勝,熱反上行,頭項腦戶中痛。太陽之復,心痛痞滿,頭痛。太陰之政,腰脊頭頂痛。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此皆歲運之加臨,人在氣交中,潛受其氣,搏于經絡之中,則成天行頭痛之癥矣。若不因天行司政之氣,自覺起居不慎,坐臥當風,風寒暑濕,入于經絡,則成自感六淫之頭痛也。
【頭痛之脈】脈必浮大。浮緩傷風;浮緊傷寒。虛數(shù)者暑;洪數(shù)者熱。寸大易愈;尺
【頭痛之治】宜詳天行、自感,屬何經所主。若在太陽經者,選奇方。在陽明經,清震湯
涎沫者,吳茱萸湯主之。因于風者,加風藥;因于寒者,加熱藥;因于暑濕者,加涼燥之藥;因于燥熱者,加清潤之藥。運氣加臨,須詳運氣用藥。又少陽頭痛,耳前后脈涌有熱,刺出其血,故余家秘治頭痛,不按經穴,隨其所痛之處而刺之,則不必出血而痛即減。此宗《
選奇方
防風 羌活 黃芩 甘草
因于風,倍加荊芥、防風;有寒,去黃芩,加川芎、細辛;有暑,加石膏、香薷;有濕,加蒼術、白芷;有燥,加知母、石膏;有火,加黃連、山梔。
清震湯
升麻 蒼術 干葛 甘草 鮮荷葉
有風,加防風、荊芥;有寒,加川芎、細辛;有暑,加黃連、石膏;有濕,加白芷;有燥,加知母、石膏;火旺,加山梔、黃連。
石膏散
石膏 川芎 白芷 葛根
為細末。
清空膏
柴胡 黃芩 黃連 甘草 川芎 羌活 防風
有風,加荊芥,倍防風;有寒,去黃芩、黃連,加生姜、細辛;有暑,加石膏、黃連;有濕,加蒼術、白芷;有燥,加知母、石膏;火旺,加山梔、黃連。
獨活細辛湯
獨活 細辛 川芎 秦艽 生地 羌活 防風 甘草
有風,加荊芥,倍防風;有寒,加麻黃、桂枝;有暑,加黃芩、石膏;有濕,加蒼術、白芷;有燥,加石膏、竹葉;火旺,加知母、黃柏。
蒼術除濕湯
蒼術 白術 濃樸 白茯苓 陳皮 甘草 半夏曲
有風,加防風;有寒,加生姜;有暑,加黃芩;有濕,加川芎、白芷;有燥,加知母、
吳茱萸湯
吳茱萸 人參 大棗 生姜
《女科經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胎前、產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經》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頭痛之癥】初起不因內傷,忽爾頭額作痛,沿門多病,大小傳染,此外感歲運之氣,所謂天行癥也。若起居不謹,睡臥當風,沖寒冒雪,不因傳染而病頭痛,此外感六淫之邪,所謂人自感冒癥也。若惡寒發(fā)熱,頭項巔腦發(fā)際作痛,太陽癥也??葒偀┬钠M,額前作痛,陽明癥也。時寒時熱,鬢邊作痛,少陽癥也。心疼煩悶頭痛,痛連 骨,少陰癥也。干嘔吐涎沫,痛在巔頂,厥陰癥也。若頭旋發(fā)熱,有汗者,風痛也。惡寒發(fā)熱,無汗者,寒痛也。
夏令頭痛,發(fā)熱汗多口渴者,暑痛也。頭重而痛,天陰則發(fā),濕痛也。口干唇裂,煩躁便閉,燥痛也。暴厥昏倒,煩熱不臥,火邪痛也。
【頭痛之因】少陽之政,風勝乃搖,候乃大溫,病頭痛。又云陽明之復,咳噦煩心,病在膈中,頭乃痛。太陽之勝,熱反上行,頭項腦戶中痛。太陽之復,心痛痞滿,頭痛。太陰之政,腰脊頭頂痛。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此皆歲運之加臨,人在氣交中,潛受其氣,搏于經絡之中,則成天行頭痛之癥矣。若不因天行司政之氣,自覺起居不慎,坐臥當風,風寒暑濕,入于經絡,則成自感六淫之頭痛也。
【頭痛之脈】脈必浮大。浮緩傷風;浮緊傷寒。虛數(shù)者暑;洪數(shù)者熱。寸大易愈;尺
【頭痛之治】宜詳天行、自感,屬何經所主。若在太陽經者,選奇方。在陽明經,清震湯
涎沫者,吳茱萸湯主之。因于風者,加風藥;因于寒者,加熱藥;因于暑濕者,加涼燥之藥;因于燥熱者,加清潤之藥。運氣加臨,須詳運氣用藥。又少陽頭痛,耳前后脈涌有熱,刺出其血,故余家秘治頭痛,不按經穴,隨其所痛之處而刺之,則不必出血而痛即減。此宗《
選奇方
防風 羌活 黃芩 甘草
因于風,倍加荊芥、防風;有寒,去黃芩,加川芎、細辛;有暑,加石膏、香薷;有濕,加蒼術、白芷;有燥,加知母、石膏;有火,加黃連、山梔。
清震湯
升麻 蒼術 干葛 甘草 鮮荷葉
有風,加防風、荊芥;有寒,加川芎、細辛;有暑,加黃連、石膏;有濕,加白芷;有燥,加知母、石膏;火旺,加山梔、黃連。
石膏散
石膏 川芎 白芷 葛根
為細末。
清空膏
柴胡 黃芩 黃連 甘草 川芎 羌活 防風
有風,加荊芥,倍防風;有寒,去黃芩、黃連,加生姜、細辛;有暑,加石膏、黃連;有濕,加蒼術、白芷;有燥,加知母、石膏;火旺,加山梔、黃連。
獨活細辛湯
獨活 細辛 川芎 秦艽 生地 羌活 防風 甘草
有風,加荊芥,倍防風;有寒,加麻黃、桂枝;有暑,加黃芩、石膏;有濕,加蒼術、白芷;有燥,加石膏、竹葉;火旺,加知母、黃柏。
蒼術除濕湯
蒼術 白術 濃樸 白茯苓 陳皮 甘草 半夏曲
有風,加防風;有寒,加生姜;有暑,加黃芩;有濕,加川芎、白芷;有燥,加知母、
吳茱萸湯
吳茱萸 人參 大棗 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