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雜病心法要訣》 諸疝治法

    作者: 吳謙等

    治疝左右分氣血,尤別虛濕熱與寒,寒收引痛熱多縱,濕腫重墜虛輕然。

    〖注〗疝病,凡在左邊陰丸屬血分,凡在右邊陰丸屬氣分。凡寒則收引而痛甚,熱則縱而痛微。凡濕則腫而重墜,而虛亦腫墜、但輕輕然而不重也。

    當(dāng)歸溫疝湯 烏桂湯

    中寒冷疝歸芍附,桂索茴楝澤萸苓,外寒入腹川烏蜜,肉桂芍草棗姜同。

    〖注〗當(dāng)歸溫疝湯,即當(dāng)歸、白芍、附子、肉桂、延胡索、小茴香、川楝子、澤瀉、吳茱萸、白茯苓也。烏桂湯,即川烏、蜂蜜、肉桂、白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也。

    烏頭梔子湯

    外寒內(nèi)熱烏梔炒,水酒加鹽疝痛安, 疝不問新與久,三層茴香自可痊。

    〖注〗此茴香丸,方在《醫(yī)宗必讀》。

    十味蒼柏散

    醇酒濃味濕熱疝,不謹(jǐn)房勞受外寒,蒼柏香附青益草,茴索楂桃附子煎。

    〖注〗此散,即蒼術(shù)、黃柏、香附、青皮、益智、甘草,小茴香、南山楂、元胡索、桃仁、附子也。

    茴楝五苓散 大黃皂刺湯

    膀胱水疝尿不利,五苓茴楝與蔥鹽,瘕硬血疝宜乎下,大黃皂刺酒來(lái)煎。

    〖注〗大黃皂刺湯,即大黃、皂刺各三錢,酒煎服也。

    羊肉湯

    血分寒疝女產(chǎn)后,臍腹連陰脹痛疼,羊肉一斤姜五兩,當(dāng)歸三兩水八升。

    奪命湯

    沖疝厥疝痛上攻,臍悸奔豚氣上行,吳茱一味為君主,肉桂澤瀉白茯苓。

    青木香丸

    氣疝諸疝走注痛,青木香附吳萸良,巴豆拌炒川楝肉,烏藥蓽澄小茴香。

    〖注〗青木香丸,即青木香五錢,酒醋浸炒吳茱萸一兩,香附醋炒一兩,蓽澄茄五錢,烏藥五錢,小茴香五錢,巴豆仁二十一粒,研碎拌炒川楝肉五錢,為末合均,蔥涎為小丸,每服三錢,酒鹽任下立愈。及能醫(yī)一切疝痛神效。

    茴香楝實(shí)丸

    楝實(shí)狐疝一切疝,楝肉茴香馬蘭芫,三萸二皮各一兩,仍宜急灸大敦安。

    〖注〗茴香楝實(shí)丸,治狐疝及一切諸疝,即川楝肉、小茴香、馬蘭花、芫花醋炒變焦色,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青皮、陳皮各一兩,為末,醋糊為小丸,酒送二錢。

    【按】大敦,肝經(jīng)穴,在足大指甲后有毛處,諸疝均宜灸之即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