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桂辛散治風(fēng)虛耳鳴。
辣桂 川芎 當(dāng)歸 石菖蒲 木通 麻黃(去節(jié)。另為末。各一兩)細(xì)辛 木香(一作全蝎) 甘草(炙。各五錢) 白蒺藜 南星 白芷(各兩半)
為散。每服四錢。加蔥白一莖。蘇葉五片。水煎去滓。食前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三錢。
黃 丸治腎風(fēng)耳鳴及癢。
黃 (酒炒)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臍)
為末。用羯羊腎一對。去脂膜勿犯鐵。酒煮搗爛絞汁糊丸。梧子大。空心鹽湯。臨臥溫酒下五十丸。
姜蝎散治腎虛氣塞耳聾。
全蝎(四十九個。去螫。滾水泡去咸。以糯米三合放瓦上鋪平。將蝎焙黃去米。又切生姜四十九片置蝎。再焙至姜焦為度去姜)
為細(xì)末。三五日前。每日先服黑錫丹一服。臨服藥時。夜飯半饑。隨其酒量。勿令大醉服。服已。熟睡勿叫。醒令人輕輕喚。如不聽得。濃煎蔥白湯一碗令飲。五更耳中聞百十?dāng)€笙響。自此得聞。
犀角飲子治風(fēng)熱上壅。耳內(nèi) 腫。脹痛流膿。
犀角屑 本通 石菖蒲 甘菊 黑參 赤芍 赤小豆(炒)甘草(炙) 生姜(三片)
水煎。不拘時熱服。
燒腎散治腎虛耳聾。
磁石( 赤醋淬。飛。凈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蜀椒(炒去汗。取椒紅。半兩) 巴戟肉(一兩。寶鑒。無)
為散。每服一錢。用豬腎一枚。去筋膜細(xì)切。蔥白鹽花和勻。裹十重濕紙。于糖灰中煨熟??招募?xì)嚼。溫酒送下。以粥壓之。十日效。
通神散治耳聾。
全蝎(炮) 地龍 蜣螂(各三枚) 明礬(生半??莅耄?雄黃(各五分) 麝香(一字)
為散。每用少許。蔥白蘸藥。引入耳中。閉氣面壁坐一時許。三日一次。
蓖麻丸治久聾。
蓖麻仁(二十一粒) 皂角(煨取肉。五分) 地龍(大者。二條) 全蝎(二個) 遠(yuǎn)志肉磁石( 。飛) 乳香(各二錢)麝香(少許)
為末。熔黃臘為丸。塞耳中。
梔子清肝散治寒熱脅痛。耳內(nèi)作癢生瘡。
柴胡 梔子(炒黑) 牡丹皮(各一兩) 茯苓 川芎 白芍 當(dāng)歸牛蒡子 甘草(炙。各五錢)
為散。每服五錢。水煎去滓。半饑熱服。
排風(fēng)湯(續(xù)命湯下) 復(fù)元通氣散(蓄血門) 養(yǎng)正丹(金液丹下) 四物湯(方祖) 龍薈丸(伊芳尹三黃湯下)滾痰丸(痰飲門) 溫膽湯(二陳湯下) 補(bǔ)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小柴胡湯(方祖)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正元散(眩暈門) 黑錫丹(金液丹下) 安腎丸(虛損門) 四生散(目門) 涼膈散(方祖)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湯下) 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诩螒c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yùn)用要點(diǎn),所附個人經(jīng)驗(yàn),每出新意,甚切實(shí)用?,F(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xué)大成》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桂辛散治風(fēng)虛耳鳴。
辣桂 川芎 當(dāng)歸 石菖蒲 木通 麻黃(去節(jié)。另為末。各一兩)細(xì)辛 木香(一作全蝎) 甘草(炙。各五錢) 白蒺藜 南星 白芷(各兩半)
為散。每服四錢。加蔥白一莖。蘇葉五片。水煎去滓。食前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三錢。
黃 丸治腎風(fēng)耳鳴及癢。
黃 (酒炒)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臍)
為末。用羯羊腎一對。去脂膜勿犯鐵。酒煮搗爛絞汁糊丸。梧子大。空心鹽湯。臨臥溫酒下五十丸。
姜蝎散治腎虛氣塞耳聾。
全蝎(四十九個。去螫。滾水泡去咸。以糯米三合放瓦上鋪平。將蝎焙黃去米。又切生姜四十九片置蝎。再焙至姜焦為度去姜)
為細(xì)末。三五日前。每日先服黑錫丹一服。臨服藥時。夜飯半饑。隨其酒量。勿令大醉服。服已。熟睡勿叫。醒令人輕輕喚。如不聽得。濃煎蔥白湯一碗令飲。五更耳中聞百十?dāng)€笙響。自此得聞。
犀角飲子治風(fēng)熱上壅。耳內(nèi) 腫。脹痛流膿。
犀角屑 本通 石菖蒲 甘菊 黑參 赤芍 赤小豆(炒)甘草(炙) 生姜(三片)
水煎。不拘時熱服。
燒腎散治腎虛耳聾。
磁石( 赤醋淬。飛。凈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蜀椒(炒去汗。取椒紅。半兩) 巴戟肉(一兩。寶鑒。無)
為散。每服一錢。用豬腎一枚。去筋膜細(xì)切。蔥白鹽花和勻。裹十重濕紙。于糖灰中煨熟??招募?xì)嚼。溫酒送下。以粥壓之。十日效。
通神散治耳聾。
全蝎(炮) 地龍 蜣螂(各三枚) 明礬(生半??莅耄?雄黃(各五分) 麝香(一字)
為散。每用少許。蔥白蘸藥。引入耳中。閉氣面壁坐一時許。三日一次。
蓖麻丸治久聾。
蓖麻仁(二十一粒) 皂角(煨取肉。五分) 地龍(大者。二條) 全蝎(二個) 遠(yuǎn)志肉磁石( 。飛) 乳香(各二錢)麝香(少許)
為末。熔黃臘為丸。塞耳中。
梔子清肝散治寒熱脅痛。耳內(nèi)作癢生瘡。
柴胡 梔子(炒黑) 牡丹皮(各一兩) 茯苓 川芎 白芍 當(dāng)歸牛蒡子 甘草(炙。各五錢)
為散。每服五錢。水煎去滓。半饑熱服。
排風(fēng)湯(續(xù)命湯下) 復(fù)元通氣散(蓄血門) 養(yǎng)正丹(金液丹下) 四物湯(方祖) 龍薈丸(伊芳尹三黃湯下)滾痰丸(痰飲門) 溫膽湯(二陳湯下) 補(bǔ)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小柴胡湯(方祖) 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正元散(眩暈門) 黑錫丹(金液丹下) 安腎丸(虛損門) 四生散(目門) 涼膈散(方祖)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湯下) 加味逍遙散(虛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