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張氏醫(yī)通》 疝門

    作者: 張璐

    大烏頭煎(金匱) 治寒疝遠臍痛。自汗出。手足逆冷。脈沉緊者。

    川烏頭(大者二枚。炮去皮臍。破八片)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一升。煎令水氣盡。取一升。強人服五合。弱者三合。不瘥。明日再服。

    當歸生姜羊肉湯(金匱) 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并治產(chǎn)后腹中 痛。

    當歸(一兩) 生姜(兩半) 羊肉(生者二斤)

    先煮羊肉去滓及沫。取清者煮上二味。溫分三服。若寒多者。倍生姜。痛多而嘔者。加橘皮、白術(shù)。血積不止。千金去生姜換干姜加生地黃。產(chǎn)后虛羸。喘乏自汗。腹中絞痛。千金加桂心、芎、芍藥、干地黃、甘草。產(chǎn)后虛乏。本方去生姜。加黃 、桂心、干地黃、芍藥、麥門冬、茯苓、甘草、大棗。

    抵當烏頭桂枝湯(金匱。千金名烏頭湯) 治寒疝腹痛逆冷。手足不仁。身體疼痛。

    烏頭(大者一枚。炮去皮臍。破八片)

    上一味。以蜜一斤。煎減半。以桂枝湯五合解之。合得一升余。初服二合。不瘥。即服三合。

    又不知。服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桂枝湯即桂枝、芍藥、甘草、姜、棗、本方。

    烏頭梔子湯(金匱) 治疝瘕少腹緩急。痛處按之即減。

    川烏頭(童便浸。炮去皮) 梔子(姜汁炒黑。各三錢)

    上二味。水煎??招姆爬浞?。不瘥。再服。

    酒煮當歸丸(一名丁香楝實丸) 治寒束熱邪。疝瘕諸痛。及婦人帶下瘕聚。

    當歸 附子(炮) 茴香(各一兩) 川楝子(酒煮。去皮核凈。五錢)

    上四味。以酒三升。煮酒盡焙干。入后四味。

    丁香 木香(各三錢) 延胡索(醋炒一兩) 全蝎(十四枚。滾醋泡去咸)

    共為細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食前溫酒送下。(云岐家秘。多肉桂五錢)

    天臺烏藥散治疝瘕。小腹引控睪丸而痛。

    烏藥 木香 茴香(鹽水炒) 青皮(醋炒) 良姜(各五錢) 檳榔(赤者二枚)

    川楝子(大者二十枚。酒浸煮。去皮核。取凈肉同巴豆二十粒炒。去巴豆)

    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服。痛甚者。姜汁酒送下。

    金匱蜘蛛散治陰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

    大蜘蛛(十四枚。去頭足。) 肉桂(半兩。同蜘蛛研)

    為散。每服一錢。日再服。溫酒送下。蜜丸亦可。

    寶鑒當歸四逆湯治厥疝。脅下久寒結(jié)痛。

    當歸(錢半) 附子(炮) 肉桂 茴香(炒) 延胡索 柴胡(各一錢) 芍藥茯苓(各八分) 澤瀉 川楝肉(各六分)

    水煎。空心稍涼服。

    香橘散治睪丸偏墜。

    茴香(鹽水炒。五錢) 香(鹽水炒) 橘核(去殼。研。壓去油) 山楂肉(炒。各一兩)

    為散。每服三四錢??招臏鼐普{(diào)服。 睪丸腫大痛甚。左右移換者。加木香、沉香各三錢。川楝肉、青鹽各二錢。荔枝核十枚燒灰。

    木香楝子散治偏墜久藥不效。屬濕熱者。

    川楝子(三十枚。同巴豆三十粒炒。去巴豆。制法如天臺烏藥散) 川萆 (五錢)石菖蒲(一兩。鹽水炒) 青木香(一兩) 荔枝核(二十枚。燒存性)茴香(炒。取凈末。六錢)

    為散。每服二錢半。入麝香少許。空心鹽酒送下。

    喝起丸治疝腎虛腰痛。

    杜仲(鹽水炒。二兩) 胡蘆巴(同芝麻炒) 補骨脂(炒) 香(鹽水炒) 川萆 (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連皮胡桃肉三十枚。青鹽半兩。同研如泥。入煉白蜜丸。如彈子大??崭辜毥蓝?。溫酒送下。臥時再服二丸。 此本青娥丸。入 香、胡蘆巴、萆 三味。故專主腎虛腰痛。小腹疝瘕。

    加味通心散治小腸疝痛。水道不通。

    瞿麥穗(一兩) 木通 梔子仁(酒炒黑) 黃芩 連翹 甘草梢 川楝肉車前(各五錢) 肉桂(三錢)

    為散。每服五錢。加燈心二十莖。竹葉十片。水煎服。

    立效散治疝因食積作痛。

    山楂肉(醋浸。炒黑。一兩) 川楝肉(酒煨) 香(鹽水炒) 枳實(炒) 蒼術(shù)(泔浸。去粗皮。炒) 香附(醋炒) 山梔(姜汁炒黑)青皮(醋炒。各半兩) 吳茱萸(去閉口者。三錢)

    為散。每服五錢。加生姜三片。水煎。

    九味蟠蔥散治疝因風寒濕氣。睪丸腫痛。

    延胡索(一兩) 肉桂(五錢) 干姜(炮。二錢) 丁香(一錢) 茯苓(六錢) 甘草(炙) 蒼術(shù)(泔浸。炒)檳榔 羌活(各三錢)

    為散。每服五錢。入連須蔥白二莖。水煎。食前熱服。取微汗效。不愈。再服。腹脹便秘。有食積梗痛。去羌活加三棱、蓬術(shù)、縮砂仁。

    禹功散(水腫門) 桂苓丸(五苓散下) 五苓散(方祖) 二妙散(大補丸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龍膽瀉肝湯(脅痛門) 代抵當丸(抵當湯下) 桂枝湯(方祖)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