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柏葉湯(金匱) 治吐血不止。
柏葉(炒。三錢) 干姜(炮。一錢) 艾(一撮。一本。作阿膠三錢)
上三味。水煎。入馬通汁一杯。合煮取一盞。分溫再服。(如無馬通。以童便代之) 血逆不止。當責之于火旺。故用柏葉治其旺氣。即兼姜、艾之辛溫散結。使無留滯之患。更加馬通導之下行。非近世專用柏葉、棕灰、血余之屬可比。
黃土湯(金匱) 治陰絡受傷。血從內(nèi)溢。先血后便。及吐血衄血色瘀晦者。并主產(chǎn)后下痢。
白術 附子(炮) 甘草(炙) 干地黃 阿膠 黃芩(各錢半) 灶心黃土(雞子大。碎)
上七味。先用水煎。灶心土澄清去滓。納諸藥。煎成分溫。日再服。有熱。加柏葉一握。(千金。無附子地黃。有干姜)
赤小豆當歸散(金匱) 治小腸熱毒流于大腸。先便后血。及狐惑蓄血。腸癰便膿等證。
赤小豆(二升。即赤豆之細者。浸令芽出。曬干) 當歸(三兩)
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如無酸漿水。以醋和沸湯代之)
瀉心湯(方祖即伊芳尹三黃湯) 崔氏八味丸(方祖) 白通湯(四逆湯下) 歸脾湯(保元湯下)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柏葉湯(金匱) 治吐血不止。
柏葉(炒。三錢) 干姜(炮。一錢) 艾(一撮。一本。作阿膠三錢)
上三味。水煎。入馬通汁一杯。合煮取一盞。分溫再服。(如無馬通。以童便代之) 血逆不止。當責之于火旺。故用柏葉治其旺氣。即兼姜、艾之辛溫散結。使無留滯之患。更加馬通導之下行。非近世專用柏葉、棕灰、血余之屬可比。
黃土湯(金匱) 治陰絡受傷。血從內(nèi)溢。先血后便。及吐血衄血色瘀晦者。并主產(chǎn)后下痢。
白術 附子(炮) 甘草(炙) 干地黃 阿膠 黃芩(各錢半) 灶心黃土(雞子大。碎)
上七味。先用水煎。灶心土澄清去滓。納諸藥。煎成分溫。日再服。有熱。加柏葉一握。(千金。無附子地黃。有干姜)
赤小豆當歸散(金匱) 治小腸熱毒流于大腸。先便后血。及狐惑蓄血。腸癰便膿等證。
赤小豆(二升。即赤豆之細者。浸令芽出。曬干) 當歸(三兩)
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如無酸漿水。以醋和沸湯代之)
瀉心湯(方祖即伊芳尹三黃湯) 崔氏八味丸(方祖) 白通湯(四逆湯下) 歸脾湯(保元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