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查古籍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驚癇發(fā)搐。多因乳母郁怒傳兒。胎中受患?;蛏笕閭@恐致病。證多吐乳面青。若痰實壅積。則壯熱面紅。當兼調治其母。切不可損其元氣。驗其順逆。男則握拳。拇指叉入食指中為順。于外為逆。女則叉入食指為逆。于外為順。凡小兒忽然驚搐目直者。皆肝經風熱。若肝虛生風。則目連札而不搐。及多呵欠切牙。若肝經風實。則目直大叫。呵欠項急頓悶。若肝經有熱。則目直視不搐。得心熱則搐。其證手循衣領。及亂捻物。宜瀉肝熱為主。凡病之新久。皆能引動肝風。風內動則上入于目。故目為之連札。若熱入于目。牽其筋脈。兩 俱緊。不能轉視。故目直也。亦有飲食停滯中焦。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肝木生發(fā)之氣不得升。致生虛風者。若胸滿腹痛。嘔吐惡食。輕則消導化痰。重則探吐攻積。更須審其所傷寒物熱物。亦有因感冒吐瀉。致土敗水侮而生虛風者。不可遽服驚藥。若輒用之。反成其風而益其病矣。潔古云。傷風發(fā)搐。當辨有汗無汗。用大青膏、小續(xù)命分治。薛按前證。若口中氣熱。搐而有力。屬形病俱實。宜大青膏以散風邪。若口氣不熱。搐而無力。屬形病俱虛。宜異功散以補脾土。六味丸以滋肝木。鉤藤飲以清肝火。因風邪郁熱而變諸證。當理肺經。清風邪。若外邪既解。而諸證不愈者。當實脾土補肺金。若竟治其風。恐脾氣復傷。諸證蜂起矣。若傷食后發(fā)搐。身溫多睡?;蛲虏凰际?。宜先定搐。搐止白餅子下之。后與秘旨安神丸。若飲食停滯。嘔吐不食。腹脹便秘者。屬實熱。白餅子下之。若下后搐熱益甚。嘔吐不食者。屬虛熱。異功散補之。若脾胃既傷。肝火所勝。六君子加鉤藤鉤。以健脾氣。平肝木。大凡飲食既消而不愈者。但調補脾胃。則諸邪自退。百日內發(fā)搐。真者不過兩三次必死。假者頻發(fā)不死。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血氣未實。不能勝任。故發(fā)搐也??谥袣鉄?。大青膏及涂囟法。并用大青膏加白礬。取三錢。入桃枝一握。煎水浴之。勿浴兒背。此即浴體法也。前證多因胎中受患?;蛉槟赣襞瓊鲀??;騼浩圆?。當固元氣為主。凡搐頻者。風在表易治。宜發(fā)散。搐稀者風在臟。難治。宜補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