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母姜酒

    作者: 孫思邈。

    咽門(mén)者,肝膽之候,若臟熱,咽門(mén)則閉而氣塞,若腑寒,咽門(mén)則破而聲嘶。母姜酒主之方。

    母姜汁(二升) 酥 牛髓 油(各一升) 桂心 秦椒(各一兩) 防風(fēng)(一兩半) 川芎獨(dú)活(各一兩六銖)

    上九味末之,納姜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調(diào),微火,三上三下煎之,平旦溫清酒一升,下二合膏,即細(xì)細(xì)吞之,日三夜一。

    又方丹參 升麻 雄黃 杏仁 鬼臼 甘草 射干(各一兩) 麝香(半兩)

    上八味末之,以蜜為丸如梧子。飲下一丸,加至五丸,日三。酒服亦佳。咽痛失聲不利,用之良。

    治咽傷語(yǔ)聲不徹方

    酒(一升) 干姜(二兩半末) 酥(一升) 通草 桂心 石菖蒲(各二兩末)

    上六味合和,服一匕,日三。

    又方酒(一升) 酥(一升) 干姜末(十兩上三味以酒二合,酥一匕,姜末二匕,相和服,日三,食后服之。亦治肺癰。

    治啞塞咳嗽方

    桂心(六銖) 杏仁(十八銖)

    上二味末之,以蜜丸如杏仁大。含之,細(xì)細(xì)咽汁,日夜勿絕。

    治咽痛,逆氣不能食方

    麻子(一升熬令黑)

    以酒一升淋取汁,空心一服一升,漸至二升,多汗好覆。勿觸風(fēng)冷。

    此方兼理產(chǎn)婦及丈夫中風(fēng)。如角弓反張、口噤不開(kāi),大驗(yàn),與紫湯氣力同。

    治猝咽痛方。

    懸木枸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燒炊帚一枚,漿水服方寸匕。

    治猝風(fēng)咽腫面腫方

    杏仁末和雞子黃,更搗敷上,干復(fù)易之,七八度。若腫汁出,煮醋和伏龍肝敷,干更易之。

    治猝尸咽方。

    燒履鼻繩為灰,暖水服之。

    又方燒麻子脂,服之。

    治咽喉不利下氣方

    射干 杏仁 人參 附子 桂心(各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指大,含一丸,稍稍咽之,令藥味相接。

    治咽喉中痛癢,吐之不出,咽之不入,似得蟲(chóng)毒方

    含生姜五十日,瘥。

    又方以青布裹麻黃,燒,以竹筒盛,煙熏咽中。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