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烏膏

    作者: 孫思邈。

    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烏 膏主之方。

    生烏 (十兩) 升麻(三兩) 羚羊角(二兩) 薔薇根(切一升) 艾葉(六銖生者尤佳)芍藥(二兩) 通草(二兩) 生地黃(切五合) 豬脂(二斤)

    上九味 咀。綿裹,苦酒一升,淹浸一宿,納豬脂中,微火煎取,苦酒盡,膏不鳴為度,去滓,薄綿裹膏似大杏仁,納喉中,細細吞之。

    治喉腫痛,風毒沖心胸方。

    豉(一升半) 犀角 射干 杏仁 甘草(各二兩) 羚羊角(一兩半) 芍藥(三兩)梔子(七枚) 升麻(四兩)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豉煮一沸,分三服,喉腫胸脅支滿,灸尺澤百壯。

    治風毒咽水不下,及瘰 腫方。

    升麻 芍藥(各四兩) 射干 杏仁 楓香 葛根 麻黃(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以水服莨菪子末兩錢匕,神良。

    治喉痹方荊瀝,稍稍咽之。

    又方臘月豬尾燒末,水服之。

    又方燒牛角末,酒服之。

    又方熬杏仁令黑,含或末服之。

    又方含雞屎白。

    又方巴豆去皮,針線穿,咽入牽出。

    又方馬藺子半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半,服之。

    又方煮桃皮汁三升,服之。

    又方燒荊汁服之,又水三升煮荊一握,取一升,分三服。

    治喉痹及毒瓦斯方。

    桔梗二兩,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生姜二斤,搗取汁,蜜五合,微火煎相和,服一合,日五。

    又方附子一枚,剖作大片,蜜涂,炙令黃,含咽汁,甘盡更涂,炙如前法。

    又方剝大蒜,塞耳鼻,日二易。

    喉痹,刺手小指爪紋中,出三大豆許血,逐左右刺,皆須慎酒、面、毒物。

    治喉痹、猝不得語方

    濃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之,良。

    又方煮大豆汁含之,無豆用豉,亦佳。

    又方以酒五合和人乳汁半升,分二服。

    又方燒炊箅作灰三指撮,水服之。

    又方芥子末水和敷之,干則易。

    又方商陸、苦酒熬令濃,熱敷之。

    又方末桂心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須臾破。

    治喉猝腫、不下食方。

    以韭一把,搗熬敷之,冷則易。

    又方含上好醋,口舌有瘡,亦佳。

    治懸雍咽熱、暴腫長方。

    干姜、半夏等分,末,以少少著舌上。

    又方鹽末,以箸頭張口柱之,日五。

    治懸雍咽中生息肉、舌腫方

    日初出時向日張口,使婦人用左裙裾柱其頭上,七下,瘥。

    又方羊蹄草煮取汁,口含之。

    又方鹽豉和涂之。

    又方取四五歲小兒尿,合鹽含之。

    凡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shù)者,名馬喉痹,治之方。

    馬銜一具,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氈中蒼耳三七枚,燒末,水服之。

    又方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又方燒谷奴灰,酒服之,立破。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