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鼻腔鼻竇乳頭狀瘤的病因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是一種真性上皮腫瘤。分硬性和軟性兩種,前者來自鱗狀上皮,又稱鱗狀上皮乳頭狀瘤,后者來自鼻腔鼻竇的粘膜上皮,由于上皮組織向基質內呈乳頭狀增生,上皮向內翻轉則稱內翻性乳頭狀瘤,此瘤有惡變傾向,臨床上須重視。
【診斷】
1.鱗狀上皮乳頭狀瘤:屬硬性外生性瘤,局限單發(fā),瘤體小,灰色,質硬,呈菜花形。檢查見乳頭狀瘤多發(fā)于鼻前庭和鼻中隔。發(fā)生鼻前庭如一皮疣,不易出血,有時無意中發(fā)現。
2.內翻性乳頭狀瘤:屬軟性內生性瘤,廣基多發(fā),瘤體大,紅色,質軟,呈彌漫性生長,外形分支狀或乳頭樣,具有破壞性,可侵入顱內。
(1)癥狀有反復鼻出血,量不多,腫瘤增大引起鼻塞,嗅覺下降或消失,侵入篩竇或顱內引起持續(xù)性頭痛。
(2)檢查見腫瘤位于鼻腔頂,篩竇,波及鼻腔外側壁,腫瘤發(fā)展可使鼻腔全部阻塞。X線鼻竇片和顱底片,CT掃描可顯示腫瘤范圍,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由于腫瘤有惡變傾向,若侵篩竇和顱內時,應與鼻腔鼻竇惡性腫瘤相鑒別。
【治療】
1.鱗狀上皮乳頭狀瘤:手術摘除,根部用電凝固或涂鴉膽子油,也可用激光切割、氣化或氟脲嘧啶注射其根部,療效好。
2.內翻性乳頭狀瘤:鼻側切開術,術中根據腫瘤侵犯范圍可延長切口,便于徹底切除篩竇和上頜竇內病變,防止復發(fā)惡變,術后密切隨訪。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鼻腔鼻竇乳頭狀瘤的病因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是一種真性上皮腫瘤。分硬性和軟性兩種,前者來自鱗狀上皮,又稱鱗狀上皮乳頭狀瘤,后者來自鼻腔鼻竇的粘膜上皮,由于上皮組織向基質內呈乳頭狀增生,上皮向內翻轉則稱內翻性乳頭狀瘤,此瘤有惡變傾向,臨床上須重視。
【診斷】
1.鱗狀上皮乳頭狀瘤:屬硬性外生性瘤,局限單發(fā),瘤體小,灰色,質硬,呈菜花形。檢查見乳頭狀瘤多發(fā)于鼻前庭和鼻中隔。發(fā)生鼻前庭如一皮疣,不易出血,有時無意中發(fā)現。
2.內翻性乳頭狀瘤:屬軟性內生性瘤,廣基多發(fā),瘤體大,紅色,質軟,呈彌漫性生長,外形分支狀或乳頭樣,具有破壞性,可侵入顱內。
(1)癥狀有反復鼻出血,量不多,腫瘤增大引起鼻塞,嗅覺下降或消失,侵入篩竇或顱內引起持續(xù)性頭痛。
(2)檢查見腫瘤位于鼻腔頂,篩竇,波及鼻腔外側壁,腫瘤發(fā)展可使鼻腔全部阻塞。X線鼻竇片和顱底片,CT掃描可顯示腫瘤范圍,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由于腫瘤有惡變傾向,若侵篩竇和顱內時,應與鼻腔鼻竇惡性腫瘤相鑒別。
【治療】
1.鱗狀上皮乳頭狀瘤:手術摘除,根部用電凝固或涂鴉膽子油,也可用激光切割、氣化或氟脲嘧啶注射其根部,療效好。
2.內翻性乳頭狀瘤:鼻側切開術,術中根據腫瘤侵犯范圍可延長切口,便于徹底切除篩竇和上頜竇內病變,防止復發(fā)惡變,術后密切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