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成注引內(nèi)經(jīng)曰。若調(diào)寒熱之逆。令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由是病氣隨愈。嘔煩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琥按上方后云。若無膽亦可用。則知所重在人尿。方當(dāng)名白通加人尿湯始妥。人尿咸寒。內(nèi)湯中。和令相得飲之。即成注云熱物冷服之意。
內(nèi)臺方議云。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服之。利當(dāng)止。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乃寒氣大甚。內(nèi)為格拒。使陽氣逆亂也。故加豬膽汁童便二物。以和其陰。內(nèi)經(jīng)曰。逆而從之。則格拒因解也。
武陵陳氏云。下利。則寒甚于下。干嘔。則寒甚于上。以反見虛煩。乃火無根失守之象。夫姜附之力。不得達于下焦。而虛陽上浮。其死可立而待非用人尿豬膽汁。以為向?qū)?。不可蔥白之通陽氣。乃正治之法。二物之通陽氣。
乃反治之法。人尿咸寒。取其降下。水畜惟膽苦寒。取其同氣相求也。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蛐”憷??;蛳吕??;驀I者。真武湯主之。(此條系少陰中寒。寒氣積結(jié)。變?yōu)樗畾庵C。少陰二三日。寒邪猶淺。
至四五日。寒邪已深。成注云。腎主水。腎病不能制水。水寒之氣內(nèi)甚。則腹痛。小便不利。及自下利。外甚。則四肢沉重。疼痛。其人或咳者。水寒氣逆也?;蛐”憷?。即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之意?;蛳吕摺?/p>
謂前自下利。系二三日之證。此必是前未嘗下利。指四五日后。始下利者而言?;驀I者。水寒之氣上壅也。故與真武湯。以益陽氣。散寒水。)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成注引內(nèi)經(jīng)曰。若調(diào)寒熱之逆。令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由是病氣隨愈。嘔煩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琥按上方后云。若無膽亦可用。則知所重在人尿。方當(dāng)名白通加人尿湯始妥。人尿咸寒。內(nèi)湯中。和令相得飲之。即成注云熱物冷服之意。
內(nèi)臺方議云。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服之。利當(dāng)止。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乃寒氣大甚。內(nèi)為格拒。使陽氣逆亂也。故加豬膽汁童便二物。以和其陰。內(nèi)經(jīng)曰。逆而從之。則格拒因解也。
武陵陳氏云。下利。則寒甚于下。干嘔。則寒甚于上。以反見虛煩。乃火無根失守之象。夫姜附之力。不得達于下焦。而虛陽上浮。其死可立而待非用人尿豬膽汁。以為向?qū)?。不可蔥白之通陽氣。乃正治之法。二物之通陽氣。
乃反治之法。人尿咸寒。取其降下。水畜惟膽苦寒。取其同氣相求也。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蛐”憷??;蛳吕??;驀I者。真武湯主之。(此條系少陰中寒。寒氣積結(jié)。變?yōu)樗畾庵C。少陰二三日。寒邪猶淺。
至四五日。寒邪已深。成注云。腎主水。腎病不能制水。水寒之氣內(nèi)甚。則腹痛。小便不利。及自下利。外甚。則四肢沉重。疼痛。其人或咳者。水寒氣逆也?;蛐”憷?。即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之意?;蛳吕摺?/p>
謂前自下利。系二三日之證。此必是前未嘗下利。指四五日后。始下利者而言?;驀I者。水寒之氣上壅也。故與真武湯。以益陽氣。散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