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 試劑
標準鉀溶液:精確稱取于110℃干燥至恒重的 KCl 0.3728g,用雙蒸水溶解并稀釋至500ml ,為10mmol/L標準鉀溶液。
2 操作
2.1 樣品
精確量取樣品2ml 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于火焰亮度計769nm波長(或紅色濾光片)測其透光度。
2.2 標準曲線
精確量取標準鉀溶液0.15、0.30、0.45、0.60、0.75ml 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鉀含量分別為0.03、0.06、0.09、0.12、0.15mmol/L,其余操作同樣品。
3 計算
由標準曲線上查出稀釋后樣品鉀含量為Ammol/L 。
樣品鉀含量(mmol/L)=A×25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1 試劑
標準鉀溶液:精確稱取于110℃干燥至恒重的 KCl 0.3728g,用雙蒸水溶解并稀釋至500ml ,為10mmol/L標準鉀溶液。
2 操作
2.1 樣品
精確量取樣品2ml 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于火焰亮度計769nm波長(或紅色濾光片)測其透光度。
2.2 標準曲線
精確量取標準鉀溶液0.15、0.30、0.45、0.60、0.75ml 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鉀含量分別為0.03、0.06、0.09、0.12、0.15mmol/L,其余操作同樣品。
3 計算
由標準曲線上查出稀釋后樣品鉀含量為Ammol/L 。
樣品鉀含量(mmol/L)=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