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幽門螺桿菌研究》 內(nèi)蒙古哲盟地區(qū)幽門螺桿菌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在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fā)病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有關Hp感染的流行病學資料較少,為探討Hp感染情況,我們應用ELISA法對哲盟307例自然人群和228例因胃腸道癥狀行胃鏡檢查的病人,進行了血清Hp抗體的流行病學調查。同時與尿素酶試驗和鏡檢進行比較。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病人選自1990—06~1991—05因消化道癥狀而行胃鏡檢查者?!罢H恕边x自開魯縣吉日嘎郎吐自然人群血清。血清標本貯存于20°C冰箱待溫測抗Hp抗體。

    1.2 方法

    ①ELISA試驗檢測抗Hp抗體:按常規(guī)ELISA法。Hp全菌抗原由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提供。采用波長490nm的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南京國營華東電子管廠生產(chǎn))的空白對照孔校正OD值為零,然后測定陽性、陰性對照、樣品孔OD值。樣品的OD值(滴度≥300)/陰性對照均值(S/N)≥2.1倍者為陽性,反之陰性。②組織學檢查:胃粘膜組織直接尿素酶試驗和涂片鏡檢,見參考文獻,兩項試驗有一項陽性者即為Hp感染陽性者。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X2M—N趨勢性檢驗

    2 結果

    在307例自然人中(表1),抗HpIgG陽性率為14.7%,其中男性為15.7%,女性為13.8%,性別間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02,P>0.05)。本調查中有胃病癥狀而做胃鏡者228例,抗HpIgG陽性率為61.4%,其中男性63.4%,女性58.1%,性別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1.74,P>0.05)。見表1?;颊呷巳嚎笻p抗體與自然人比較,兩者間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X2=126.38,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