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著作。二卷。清·周學海撰???905年。周氏于本書自序中指出:“傷寒見證,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傷寒證治?!睋?jù)此作者將《傷寒論》中“傷寒例”所申明的“即病為傷寒,伏氣變?yōu)闇責帷钡睦碚?,加以闡發(fā),并對傷寒、溫病、瘧、痢等病證進行充分的分析,作者還結合讀書臨證體會予以闡析補充,故名《傷寒補例》。全書論述簡要,切于實用,頗多個人發(fā)揮?,F(xiàn)存清刻本、《周氏醫(yī)學叢書》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絡 、病證、治則、預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寒著作。二卷。清·周學海撰???905年。周氏于本書自序中指出:“傷寒見證,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傷寒證治?!睋?jù)此作者將《傷寒論》中“傷寒例”所申明的“即病為傷寒,伏氣變?yōu)闇責帷钡睦碚?,加以闡發(fā),并對傷寒、溫病、瘧、痢等病證進行充分的分析,作者還結合讀書臨證體會予以闡析補充,故名《傷寒補例》。全書論述簡要,切于實用,頗多個人發(fā)揮?,F(xiàn)存清刻本、《周氏醫(yī)學叢書》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