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著作。四卷。清·秦之楨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傷寒論》中之疑難得此書可以盡白,故以“大白”為書名。作者指出治療傷寒熱病當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種情況,確有見地。書中以長沙地區(qū)作為南北的界線,認為麻、桂北方可用,南方不可用,有其片面性?,F(xiàn)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1982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鉛印本。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寒著作。四卷。清·秦之楨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傷寒論》中之疑難得此書可以盡白,故以“大白”為書名。作者指出治療傷寒熱病當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種情況,確有見地。書中以長沙地區(qū)作為南北的界線,認為麻、桂北方可用,南方不可用,有其片面性?,F(xiàn)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1982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鉛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