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飛虎。屬手少陽三焦經。經(火)穴。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之前臂骨間背側神經、正中神經之骨間掌側神經,以及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前臂骨間掌側動脈。主治脅肋痛,肘臂痛,暴瘖,嘔吐,便秘,耳鳴,耳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二卷。闡述傷科的病癥治療,凡方藥、手法、用具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飛虎。屬手少陽三焦經。經(火)穴。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之前臂骨間背側神經、正中神經之骨間掌側神經,以及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前臂骨間掌側動脈。主治脅肋痛,肘臂痛,暴瘖,嘔吐,便秘,耳鳴,耳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