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經(jīng)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即承筋。見該條。
②大腸的末段。《針灸聚英》卷一:“大腸下接直腸,直腸下為肛門?!?/p>
③病名。又稱直腸瀉。《證治要訣·大小腑門》:“藥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腸?!痹斠娭蹦c瀉條。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①經(jīng)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即承筋。見該條。
②大腸的末段。《針灸聚英》卷一:“大腸下接直腸,直腸下為肛門?!?/p>
③病名。又稱直腸瀉。《證治要訣·大小腑門》:“藥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腸?!痹斠娭蹦c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