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經穴名。亦稱中膂內俞,出《針灸甲乙經》。《靈樞·刺節(jié)真邪》名中膂?!肚Ы鹨健纷髦校ㄔ聟危┯?。別名脊內俞。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布有第三、四骶神經后支的外側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后支,臀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瀉,痢疾,疝氣,腰骶痛,坐骨神經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經穴名。亦稱中膂內俞,出《針灸甲乙經》。《靈樞·刺節(jié)真邪》名中膂?!肚Ы鹨健纷髦校ㄔ聟危┯?。別名脊內俞。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布有第三、四骶神經后支的外側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后支,臀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瀉,痢疾,疝氣,腰骶痛,坐骨神經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