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竹葉湯

    作者: 孫思邈。

    治小兒夏月患腹中伏熱,溫壯來往,或患下痢,色或白或黃,三焦不利方。

    竹葉(切) 小麥(各五合) 柴胡 麥門冬 人參 甘草(各半兩) 茯苓(十八銖)黃芩(一兩六銖)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竹葉小麥,取三升,去竹葉小麥,下諸藥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若小兒夏月忽壯熱燒人手,洞下黃溏,氣力 然,脈極洪數(shù),用此方加大黃二兩,再服得下,即瘥。

    又方 治五六歲兒溫壯,腹中急滿,息不利,或有微腫,亦中極羸,不下飲食,堅痞,手足逆冷方。

    竹葉(切一升) 小麥(半升) 甘草 黃芩 栝蔞根 澤瀉 茯苓 知母 白術(shù) 大黃(各一兩) 桂心(二銖) 生姜(一兩半) 人參 麥冬 半夏(各二兩) 當歸(十八銖)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竹葉、小麥,取四升,去滓,納諸藥煎,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治小兒連壯熱,實滯不去,寒熱往來,微驚悸方∶

    大黃(一兩) 黃芩 栝蔞根 甘草(各十八銖) 滑石(二兩) 桂心 牡蠣 人參 龍骨

    上十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每服三合,一日一夜令盡,雖吐亦與之。(一本加紫石英半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