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著作。簡(jiǎn)稱《傷寒集注》。十卷。清·舒詔編撰???750年。作者為喻嘉言再傳弟子,于《傷寒論》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論篇》,但又認(rèn)為“其間遺義尚多”,遂以此書為基礎(chǔ)?!皡⒖及偌遥饕园Y治”(見自序)予以補(bǔ)訂集注。除融匯前賢論述之精要以外并記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門弟子的一些學(xué)術(shù)見解。本收還補(bǔ)充《傷寒論》113方方論,將原方列于條文之下,闡析立方之旨、命名之義及藥物性能。書刊行后,舒氏兩次重訂,后世流通本為1770年《再重訂傷寒集注》?,F(xiàn)存十余種清刻本。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傷寒著作。簡(jiǎn)稱《傷寒集注》。十卷。清·舒詔編撰???750年。作者為喻嘉言再傳弟子,于《傷寒論》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論篇》,但又認(rèn)為“其間遺義尚多”,遂以此書為基礎(chǔ)?!皡⒖及偌遥饕园Y治”(見自序)予以補(bǔ)訂集注。除融匯前賢論述之精要以外并記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門弟子的一些學(xué)術(shù)見解。本收還補(bǔ)充《傷寒論》113方方論,將原方列于條文之下,闡析立方之旨、命名之義及藥物性能。書刊行后,舒氏兩次重訂,后世流通本為1770年《再重訂傷寒集注》?,F(xiàn)存十余種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