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辛。氣熱。純陽。無毒。氣味俱濃。陽中之陽。入手足陽明經(jīng)。下氣快膈。主心腹冷痛?;魜y嘔吐。胃口虛寒。冷氣刺痛。宿食不消。大腸寒滑亦可用。(須以他藥佐之。過劑則走氣。)殺一切魚肉鱉蕈毒故食料多用之。去胃中寒痰。食已則吐水。(或寒痰冷積。四體如冰。)甚驗。辛走氣。熱助火。惟宜于腸胃寒濕之病。(瀕湖)噎膈證或因酒得。或因氣得?;蛞蛭富?。三陽既結(jié)。食必上潮。然亦有食入反出無火之證。又有痰氣郁結(jié)得辛熱暫開之證。不必一例禁予胡椒。(又)心下大痛。(此即胃脘當(dāng)心而痛。非心痛也。)胡椒五分。
沒營米〔論〕胡椒。非椒也。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產(chǎn)于南荒。亦結(jié)實于大火司令時。
但與凡陰虛血分有熱??人酝卵?。咽干口渴。熱氣暴沖。目昏口臭。齒浮鼻衄。腸風(fēng)臟毒。
痔漏常食之〔修治〕內(nèi)無皺殼者力大。石槽中研末用。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⒅芯碚撾s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辛。氣熱。純陽。無毒。氣味俱濃。陽中之陽。入手足陽明經(jīng)。下氣快膈。主心腹冷痛?;魜y嘔吐。胃口虛寒。冷氣刺痛。宿食不消。大腸寒滑亦可用。(須以他藥佐之。過劑則走氣。)殺一切魚肉鱉蕈毒故食料多用之。去胃中寒痰。食已則吐水。(或寒痰冷積。四體如冰。)甚驗。辛走氣。熱助火。惟宜于腸胃寒濕之病。(瀕湖)噎膈證或因酒得。或因氣得?;蛞蛭富?。三陽既結(jié)。食必上潮。然亦有食入反出無火之證。又有痰氣郁結(jié)得辛熱暫開之證。不必一例禁予胡椒。(又)心下大痛。(此即胃脘當(dāng)心而痛。非心痛也。)胡椒五分。
沒營米〔論〕胡椒。非椒也。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產(chǎn)于南荒。亦結(jié)實于大火司令時。
但與凡陰虛血分有熱??人酝卵?。咽干口渴。熱氣暴沖。目昏口臭。齒浮鼻衄。腸風(fēng)臟毒。
痔漏常食之〔修治〕內(nèi)無皺殼者力大。石槽中研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