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證名。因諸邪久延不愈,郁而化熱所致的病證。六郁之一。見《丹溪心法》卷三。《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不發(fā)熱,常覺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脈沉而數(shù),是熱郁,或昏瞀,或肌熱,捫之烙手,皆是熱郁。”治宜清熱散郁,用火郁湯、黃連解毒湯等方。參見郁證、六郁、外郁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證名。因諸邪久延不愈,郁而化熱所致的病證。六郁之一。見《丹溪心法》卷三。《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不發(fā)熱,常覺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脈沉而數(shù),是熱郁,或昏瞀,或肌熱,捫之烙手,皆是熱郁。”治宜清熱散郁,用火郁湯、黃連解毒湯等方。參見郁證、六郁、外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