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hù),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所在有之。苗似蛇莓而濃大。深綠色。根黑。若獸之牙。三八月采根。曬干用。(保出建康及三輔。色白者善。(范計然)氣味苦辛酸寒。有毒。蕪荑為之使。惡地榆。主治邪氣熱氣疥瘙。惡瘍瘡痔。去白蟲。療浮風(fēng)瘙癢。煎汁洗惡瘡。殺腹臟一切蟲。止赤方書治金瘡出血。小便溺血。心痛胃脘痛。屬口食寒物于里者。同附子巴豆人參之類溫利之。
〔論〕方書治蟲。多言五臟勞熱之傷。夫勞熱之傷。其本固氣虛也。(氣虛者寒也)以故勞瘙瘍痔少陰。
氣之損。